四大吝啬鬼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存在差异,需分地区说明:
一、欧洲四大吝啬鬼(世界文学经典)
夏洛克 - 出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犹太高利贷者,极端吝啬且冷酷无情,以放高利贷为生。
阿巴贡
- 出自莫里哀《悭吝人》,典型守财奴,对家人苛刻,甚至饿着肚子偷吃荞麦,视钱如命。
葛朗台
- 出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法国索尔城商人,极度节俭到连女儿零用钱都克扣,吝啬成性。
泼留希金
- 出自果戈理《死魂灵》,俄国没落地主,表面贫穷实则积累大量“死魂灵”,偷窃成性且虚伪。
二、中国古代四大吝啬鬼(文学特色)
李梅亭
- 出自钱钟书《围城》,以假仁义、克扣他人财物、私藏烟山薯为典型特征。
卢至
- 出自徐复祚《一文钱》,因捡到一文钱而过度节俭,甚至饿死,自尊心极强。
监河侯
- 出自庄子《外物》,借粮时索要三百金而非实际所需,形式主义严重。
严监生
- 出自吴敬梓《儒林外史》,临终前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不肯断气,吝啬至极。
总结:
若指欧洲文学经典,则为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若指中国古代文学,则为李梅亭、卢至、监河侯、严监生。两者分属不同文化背景,需注意区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