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释 从竹管的小孔里观察豹子,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通过局部现象推测整体情况,但所得结论可能片面或不准确。
引申义
- 片面性: 强调观察角度狭窄,仅凭局部信息难以把握全貌,常含贬义。 - 部分推全
二、出处与典故
来源: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讲述王献之幼年时因观察樗蒲赌局胜负,被门生嘲笑“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典故背景:王献之因过早展现才华,遭同门轻视,他以“管中窥豹”自谦,但被误解为自大。
三、用法与情感色彩
词性:谓语、定语、状语,可作褒贬使用。- 情感倾向:多含贬义,批评见识短浅;少数情况下可自谦,表示“略有所得”。
四、使用注意
避免将“管中窥豹”与“窥一斑而知全豹”混淆,后者为中性表达,强调从部分推测整体。- 语境中需注意区分“片面性”与“部分推全”的微妙差异,避免误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