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之逸"中的"童稚"指儿童或童年时期,"逸"表示超凡脱俗、自然纯真的状态。具体含义如下:
核心含义
指儿童时期所具有的纯真、自然、不受世俗束缚的特质,强调一种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
出处与例证
-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提到:“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通过对比帝王与普通人的童稚状态,突出儿童纯真品质的可贵。 - 唐代刘长卿《送姨子弟往南郊》以“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表达对童年时光流逝的感慨,侧面反映童稚时期的纯真与美好。
延伸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童稚之逸”常被用来形容儿童视角的独特感悟力,如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提到屈原作品在童年时未被察觉的“童稚”特质,暗示儿童视角可能蕴含未被发掘的创造力与纯真情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