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并未创作过名为《觅春归》的诗作。根据现有资料,白居易与“觅春归”相关的诗作主要有以下两首:
《大林寺桃花》 这是白居易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原诗为: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该诗作于817年元和十二年(初夏),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游览庐山大林寺所作,描绘了山下春光已逝而山寺桃花盛开的奇妙景象,蕴含禅宗思想。
《送春归》
虽然此诗常被误认为白居易所作,但实际是唐代诗人 李白的作品,原诗为:
>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 莫惆怅,送春人。冗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该诗通过杜鹃啼血等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结:
白居易与“觅春归”相关的诗作是《大林寺桃花》,而非《觅春归》;
若需进一步探讨白居易的禅宗思想或山水诗,可参考《大林寺桃花》的赏析;
《送春归》虽被误传为白居易作品,实为李白所作,可结合李白其他山水诗作对比阅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