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四个相统一”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教师的核心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具体要求包括: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帮助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习成为自我成长和社会贡献的基础。
育人为本:
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课程设计、班级管理等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二、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需做到:
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首先要做到,如守时、备课认真、诚实守信等。
传递正能量:
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传递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教师需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平衡教学与社会责任:
学术追求:
潜心钻研专业知识,保持学术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前沿知识视野。
社会参与: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术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在鼓励学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坚守学术规范:
创新与规范:
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但需在尊重他人、遵守学术道德的前提下进行探索。
诚信科研:
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学术造假,维护学术生态的公正性。
总结
“四个相统一”是教师职业行为的综合准则,既强调内在品德修养,也注重外在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师培训、考核及职业发展全过程,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