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李白上李邕全诗赏析?

59

李白《上李邕》全诗赏析如下: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

“大鹏”:源自《庄子·逍遥游》,象征自由与理想,李白常以此自比。- “扶摇”:指旋风,喻指助力与力量。- “沧溟”:指大海,象征广阔与不可驯服。 二、艺术特色与意象分析

大鹏意象的运用

诗中以大鹏自比,展现其“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磅礴气势,体现李白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大鹏的翅膀一挥能簸干沧海,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暗含突破困境的勇气。

夸张手法的极致化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通过夸张手法,强化了大鹏的强大力量,映射出李白对自身能力的绝对自信,即便遭遇挫折仍保持豪迈。

三、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壮志与自信

诗中充满李白对政治抱负的渴望,如“丈夫未可轻年少”,展现其初出茅庐的锐气与对传统权威的挑战精神。

孤独与无奈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揭示了李白因特立独行而遭误解的孤独感,反映其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的困境。

四、创作背景与历史意义

创作时间: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漫游期间所作,正值其政治理想受挫阶段。- 历史影响:此诗被后世视为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既展现其文学才华,也折射出唐代文人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总结

《上李邕》通过大鹏意象与夸张手法,集中体现了李白青年时期的壮志豪情与理想主义,既是个人才华的自我颂扬,也隐含对时代精神的反思,成为唐代诗歌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