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接地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措施,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将系统与大地连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是系统接地的主要作用及可能引发的现象:
一、主要作用
保护人身安全 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阻能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带电部分,防止电击事故。
防止设备损坏
接地故障产生的电弧会烧毁设备绝缘,甚至引发相间短路。通过接地,电弧能量被有效泄放,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维持系统稳定
在雷电冲击或故障时,接地系统能快速泄放雷电流,避免过电压击穿设备绝缘。同时,故障电流的引入使继电保护装置及时动作,隔离故障区域。
二、常见现象及处理方法
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
高压侧熔断: 受电压二次回路负载影响,熔断相电压降低但不为零,其他两相电压正常,需退出电压互感器更换保险后投入。 - 低压侧熔断
母线充电时电压异常 开关三相合闸不同期会导致中性点位移,产生不对称电压。此时可通过投入接地线路消除接地信号,检查母线及设备无异常后恢复运行。
雷电冲击保护
系统接地可将雷电荷泄入大地,降低线路和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避免绝缘击穿。
三、典型危害
弧光接地过电压: 非故障相电压可能升至线电压(380V),导致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或设备烧毁。- 继电保护误动/拒动
四、总结
系统接地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石,通过合理设计和维护接地装置,可有效防范人身伤亡和设备故障。在实际运行中,需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及时处理接地异常,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