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棒系统是一种生物力学固定装置,主要用于脊柱和股骨等骨骼的手术固定,通过力学原理实现骨骼的稳定性和矫正功能。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主要应用领域
脊柱手术 - 胸腰椎后路手术:
用于脊柱骨折、退行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凸)的内固定,通过椎弓根螺钉、连接棒等组件实现三维空间固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
- 脊柱前路手术:辅助椎体切除融合术,配合植骨材料使用,用于脊柱侧凸矫正或椎体置换。
股骨骨折治疗 - 采用万向接头螺纹钉或球状钉尾设计,增强轴向抗位移能力,降低术后骨折端移位风险,尤其适用于Pauwels II型等复杂骨折类型。
二、核心结构与原理
连接方式:
通过椎弓根螺钉将连接棒或主钉与椎体固定,部分系统配备生长阀或可吸收材料,促进骨愈合。
力学优势:相比传统多枚螺钉,新型钉棒系统在抗扭转、抗压缩性能上更优,减少术后并发症。
三、材料与安全性
主要采用Ti6Al4V钛合金等生物相容材料,表面阳极氧化处理,符合ISO标准。
植入后通常无需二次手术取出,长期安全性经临床验证。
四、研究进展
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新型钉棒系统在固定强度上优于传统设计,为股骨颈骨折等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综上,钉棒系统是现代骨科手术的重要创新,通过精巧设计实现高效固定与生物相容性,显著提升手术效果与患者预后。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