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部系统可根据功能划分为核心四大系统及细分模块,具体如下:
一、核心四大系统
动力系统 发动机系统
:提供动力源,包括汽油机、柴油机等,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等组成。
驱动系统: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包含电动机、控制器、传动装置及车轮。
底盘系统 传动系统:
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部件传递动力至车轮。
行驶系统:包括车架、悬架(如减震器、弹簧)、转向系统(转向盘、转向器)和制动系统(刹车盘、刹车片)。
冷却系统:通过水泵、散热器、风扇等维持发动机适宜温度。
润滑系统:输送润滑油,减少摩擦磨损,冷却零件。
车身系统 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提供结构支撑。
车门、车窗及内饰:保障乘客空间与安全。
电气系统 辅助电器:
包括发电机、蓄电池、灯光、雨刷等基础设备。
电子设备:涵盖发动机管理系统(ECU)、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智能化装置。
二、其他重要系统
空调系统:调节车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
车联网系统:通过移动网络实现车辆信息采集与交互(如导航、远程控制)。
安全系统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如安全气囊、车身结构强化。
三、系统协同工作流程
以发动机为例,其工作涉及动力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的协同:
1. 燃料供给系统将混合气(汽油机)或柴油与空气混合后输送至气缸;
2. 点火系统在压缩行程末期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3. 发动机高温时,冷却系统通过水泵循环冷却液散热;
4. 润滑系统持续输送机油润滑活塞、曲轴等运动部件。
以上系统共同保障汽车的动力输出、安全运行及驾乘舒适性,不同车型的配置可能因定位和功能需求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