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具体构成需根据应用场景和防雷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一、外部防雷装置
接闪器 用于直接接收雷电的装置,常见形式包括:
- 避雷针:
传统尖端型避雷针、提前放电式避雷针等;
- 避雷带/网:适用于连续带电体防护,如屋面金属网格;
- 架空地线: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通常采用圆钢(直径≥8mm)或扁钢(截面≥12mm×4mm),需保证机械强度和导电性。
接地装置
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用于将雷电流快速导入大地。接地体包括:
- 接地体: 如离子接地极、埋地钢筋等; - 接地线
二、内部防雷装置
等电位连接 通过接地干线将建筑内各金属部件连接至接地装置,减少电位差,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危害。
浪涌保护器(SPD)
安装在电源线、信号线等关键部位,限制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害。
屏蔽措施
对敏感设备采用金属屏蔽罩,减少电磁场干扰。
三、其他辅助装置
电涌保护器: 部分系统会配合使用,进一步保护电子设备; 避雷间隙/管型/阀型避雷器
四、系统分类补充
防雷系统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
工业防雷:侧重连续带电体防护,如电力线路;
建筑防雷:涵盖住宅、商业建筑等,强调人身和设备安全;
特殊场景:如通信基站需额外考虑信号线保护。
总结
防雷系统需根据建筑类型、雷电活动频繁程度等因素综合设计,确保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协同作用,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