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吊篮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结合了传统吊篮和现代高空作业设备的特点:
一、核心悬挂结构
悬挂机构 包括前支架、后支架、上支架、悬挂横梁及钢丝绳。前、后支架底部固定于建筑结构梁体,通过钢丝绳和导轮系统实现平台的升降。
钢丝绳通常采用9倍安全系数的镀锌钢丝绳,分为工作绳、安全绳和预紧绳。
悬吊平台
采用铝合金等轻质材料制成,配备防护栏杆和篮底,用于承载施工人员及工具。平台尺寸根据作业需求设计,通常包括升降机构安装架。
二、动力与控制系统
提升系统
由电动爬升机、减速器、制动器及钢丝绳组成,通过电机驱动实现平台的升降。部分系统采用三相异步电机,通过蜗杆减速后带动钢丝绳。
提升速度通常控制在1-3m/min,下降速度不超过1m/min。
电气控制系统
包含控制箱、限位开关、紧急停止按钮及钢丝绳张力传感器,实现平台的精准控制。系统需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规范。
三、安全保护装置
防坠落装置
安全锁: 离心式或摆臂式,当钢丝绳断裂或平台倾斜时自动锁紧安全绳,防止坠落。 行程限位器
负载与钢丝绳保护 配重块采用实心混凝土或型钢,满足重量需求且便于搬运。
钢丝绳定期进行动平衡检测,确保无断股、打结现象。
四、辅助与附件
电缆与配电箱
传输电力及控制信号,需采用防水、耐磨设计。
警示标志
高处作业时设置警示带或反光标识,提醒下方人员注意。
五、特殊类型扩展
无人吊篮系统:
结合无人机悬挂技术,实现远程操控和作业设备投放,适用于高空巡检等场景。
总结
空中吊篮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安全、高效的高空作业,关键在于悬挂结构的稳定性、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装置的灵敏性。实际使用中需严格遵循《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