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信息系统)需根据涉密程度实行 分级保护,具体管理要求如下:
分级保护体系 涉密信息系统需按照国家保密局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BMB系列标准)进行分级管理。该标准将信息系统分为 五级保护
,从低到高分别为:
第一级: 适用于一般涉密信息系统 第二级
第三级:适用于涉及绝密级信息的系统
第四级和第五级:针对特殊领域和高级别涉密需求
管理流程要求 从系统规划、建设、测评、运行到日常保密管理,需严格遵循分级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各环节符合对应级别的安全要求。例如:
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
制定严格的人员管理规范,明确涉密人员权限与责任;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演练
法律依据
该分级保护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旨在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补充说明:
分级保护通过差异化的管理策略,在保障核心秘密安全的同时,兼顾资源利用效率,是当前我国涉密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框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