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接地系统:
一、TN系统
TN-C系统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中性线(N线)共用一根导线。 - 优点是节省导线,但需在系统末端做重复接地,安全性较低。
TN-S系统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单独的保护线(PE线)接地。 - 优点是供电可靠,故障时可实现单相接地保护,安全性较高。
TN-C-S系统
前半部分(三相负荷)采用TN-C系统,后半部分(单相负荷)改为TN-S系统。 - 优点是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适用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场合。
二、IT系统
定义: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特点 避免了中性线故障时系统接地失效的问题,但需依赖设备独立接地。 - 适用于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院、矿山等。 三、TT系统 定义
供电可靠性高,设备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整体运行。 - 通常用于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所,如石油化工、冶金等。
四、其他类型
三相五线制:普通民用系统主流形式,PE线与N线分开。- 三相四线制:部分农村或未改造电网采用,PE线与N线合一。- 前TN后TT:部分企业内部供电采用,前段三相负荷用TN-C,后段单相负荷用TT。
总结
选择哪种供电系统需根据实际场景综合判断,主要考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例如:
工厂、矿山等对安全性要求高:TT系统
普通住宅、商业建筑:TN-S系统
对供电连续性要求高但接地资源有限:IT系统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供电系统分析》、《电力工程手册》等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