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夜视系统主要依赖红外技术实现夜间或弱光环境下的目标探测与成像,其核心原理和分类如下:
一、核心原理
主动红外夜视技术 通过发射红外光束并接收目标反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可见光图像。该技术不依赖环境光,可在完全黑暗中工作,但需避免敌方红外探测设备干扰。
微光成像技术
利用环境光(如月光、星光、城市灯光)中的微弱反射,通过图像增强管(如MCP)对光子进行数倍放大,形成可见图像。此技术对环境光依赖性强,但隐蔽性较差。
二、主要分类
主动红外夜视仪
工作原理: 发射红外光束,通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成像,可检测温度差异(如人体、车辆的热辐射)。 特点
热成像夜视仪(被动式) 工作原理:
直接检测目标自身发出的红外辐射(热图像),无需发射光线。
特点:隐蔽性强,但受环境光影响较大,图像清晰度较低。
其他类型 四目夜视仪:
结合主动红外与热成像技术,通过四个独立镜头实现360度全景观察,提升战场视野。
三、典型应用
军事领域:二战时期德国首次应用主动红外技术,现代装备如GPNVG-18四目夜视仪可实现120度全景观察。
汽车领域:部分车型配备的夜视系统(如主动红外)可提前41-92米发现行人,提升夜间行车安全性。
四、技术发展
智能化趋势:如Deepnight等公司利用AI算法,将普通摄像头与夜视技术结合,降低成本并提升实时效果。
综上,军用夜视系统以红外技术为核心,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实现目标成像,同时不断融合先进算法提升性能与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