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系统采用 保护接零作为主要保护措施,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系统的中性点直接连接,确保设备在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从而防止触电事故。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TN系统的核心保护方式
保护接零定义 TN系统通过保护导体(如PE线或PEN线)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中性点直接连接,形成单相短路时快速切断电源的保护机制。
工作原理
当设备发生漏电或故障时,故障相线与外壳之间形成单相短路,短路电流触发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动作,迅速切断电源,避免人体接触带电部分。
二、TN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TN-C系统
保护零线(PE线)与工作零线(N线)全程共用。
优点:布线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若线路中段发生接地故障,后续设备将失去保护。
TN-S系统
保护零线(PE线)与工作零线在电源中性点后段分开敷设。
优点:故障时能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安全性高。
缺点:需额外布线,成本较高。
TN-C-S系统
干线部分PE线与N线共用,后段分开。
优点: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
缺点:需注意系统分段维护。
三、其他相关保护措施
剩余电流保护: TN系统需配合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或漏电断路器),及时切断漏电电流。 双重保护机制
四、适用场景与规范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场景。
新规范要求:TN-S系统需采用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确保系统可靠性。
综上,TN系统的保护核心在于通过保护接零实现快速故障隔离,同时需结合剩余电流保护等辅助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