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构成,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系统:
一、景观的空间构成系统
景观的空间结构通过以下要素实现有机组合:
斑块
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内部具有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如建筑群、水体等)。斑块的大小、形状、边界位置及动态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能量分布有重要影响。
廊道
连接不同斑块的空间通道,具有导向、过滤和景观渗透等功能,可促进物种迁移和生态过程。
衬质
作为景观中的基质部分,提供生态位支持,如土壤、岩石等,影响景观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二、景观的属性构成系统
景观属性由自然与人文要素共同作用形成:
自然景观要素
包括天体(如日月合壁)、地貌(如峡谷、冰川)、水体(如河流、湿地)等,具有物质性和可观测性。
人文景观要素
涵盖社会环境、历史地理、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赋予景观以文化内涵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补充说明
气候气象景观(如热带椰林、雾中景观)属于自然景观要素的特殊表现形式,受气候条件直接影响。
地质景观(如岩性构造、化石遗迹)和 地貌景观(如火山、海岸景观)是地球长期地质活动的结果,具有独特形态和稳定性。
以上系统通过物质载体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共同塑造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