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涵盖了多个子系统,以确保矿井的高效、安全和环保运行。以下是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提升运输系统
矿井提升:包括有绳提升(钢丝绳提升)和无绳提升(如带式输送机提升、水力提升和气力提升等)。提升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有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提升机(包括拖动装置)、井架和天轮以及装卸载等附属装置。
运煤系统:煤炭从采煤工作面采落,通过刮板输送机或胶带输送机等设备转运至区段运输平巷,再通过采区输送机上山,最终由主井提升至地面。
运料排矸系统:负责将采掘出的材料、设备、废石等运输至指定地点,并进行排放。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为井下作业人员和设备提供新鲜空气,并驱散有害气体与粉尘,保障井下环境的安全与舒适。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涌入井下,经过主要巷道和采煤工作面,污风则通过回风通道回流至地面。
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用于监控和预警瓦斯、火、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甲烷浓度、风速、风压、馈电状态等参数,并在检测到异常时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报警。
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用于监测井下人员的位置,帮助管理人员的进出井时间、重点区域的出入时刻等,从而遏制超定员生产,并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紧急避险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为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并在特定情况下提供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等部件,提供压缩空气供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提供清洁饮用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有足够的水源,系统应保持24小时有水,并确保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
通信联络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确保井下与地面的通信畅通,有效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公里,无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0米,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和救援。
综合自动化系统
综合自动化系统:以万兆工业以太环网为核心,整合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形成监、管、控一体化系统。系统功能包括信息集成、统一、准确、及时调度等。
智能综采系统
智能综采系统: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液压支架自动控制、工作面可视化、远程操控等功能,提高采煤效率。
智能巡检机器人
智能巡检机器人:用于井下巡检,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这些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还显著增强了矿井的安全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矿井生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