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道路系统是果园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规划与设计直接影响果园的运输效率、作业便利性及整体管理效果。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道路系统构成
主路(干路) 作为果园的主要交通干道,需贯穿全园,连接主作业区、副林带、防护设施及仓库等关键区域,宽度通常为6-8米,需满足大型农机通行需求,并与外部公路衔接。
支路
分布于主路与小区之间,宽度3-5米,主要用于连接主路与作业区(如果树行间),方便运输肥料、农药及人员通行。
小路
仅在小型果园设置,宽度1-2米,主要用于人员步行、采收、喷药等精细作业。
二、设计原则
功能分区
遵循“主干道-支路-小区内道路”三级网络布局,确保运输效率与作业便利性。
地形适应性
平地果园主路宜居中设置,山地果园主路需沿坡修筑(坡度≤10°),支路依地形弯曲。
宽度标准
主路:6-8米(大型农机通行)
支路:3-5米(小型农机或人员通行)
小路:1-2米(人员步行)
与其他设施协同
需与防护林带、排水系统、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结合规划,避免相互干扰。
三、特殊场景说明
山地果园: 主路可呈盘山道形式,降低坡度(≤10°),支路灵活布设。 小型果园
通过科学规划,果园道路系统能有效提升运输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并保障果实品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