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的背景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核心源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华为的自主技术突破:
外部压力与技术封锁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禁止其使用谷歌服务及安卓系统。这一危机促使华为启动自主研发计划,以保障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
华为自2012年起开始研发鸿蒙系统的前身LiteOS,专注于低功耗物联网设备。2019年后,基于Linux内核优化并扩展为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形成“1+8+N”战略,覆盖手机、平板、汽车、智能家居等设备。
核心优势与目标
- 分布式架构: 支持设备间无缝协同,实现跨平台高效互联。 - 性能特点
- 安全性:通过微内核设计提升系统安全性,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生态建设与市场意义
鸿蒙系统不仅服务于华为自有产品,还面向开放生态,吸引开发者使用C/C++等编程语言开发应用。其诞生标志着中国科技在操作系统领域的自主崛起,为全球科技竞争提供新选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