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构成框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系统的结构组成、信号流向及功能关系。它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或功能单元,并通过连线展示各部分之间的交互关系。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组成
功能模块方框 用矩形框表示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如传感器模块、处理单元、执行单元等。每个方框内标注模块名称或功能描述。
信号流向箭头
用带方向的箭头表示信号在模块间的传递路径。通常遵循“输入→处理→输出”的逻辑顺序。
连线与标注
通过连线连接各个模块,标注信号名称或传递关系。例如,传感器输出信号连接到处理单元,处理结果再传递给执行单元。
二、核心作用
系统结构可视化
通过图形化展示系统的层次分解结构,包括被控对象、控制装置等关键组成部分。
信号与控制关系分析
明确各模块的输入输出关系,便于分析信号传递路径和控制逻辑。
性能评估与优化
支持对单个模块的影响进行评估,帮助优化系统设计。
三、与功能框图的区别
系统框图: 侧重物理结构与信号流向,描述系统的组成及模块间静态关系。 功能框图
四、应用场景
工程领域:如控制工程、电子系统设计,用于系统架构设计和故障分析。
软件设计:展示软件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辅助需求分析和设计。
通过系统构成框图,设计者可以清晰地理解系统整体架构,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