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支撑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共同协作实现支撑、减振和力传递功能:
一、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是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以及缓冲路面冲击。常见类型包括:
钢板弹簧:
传统悬挂系统的主要元件,兼具弹性支撑和导向功能;
螺旋弹簧:
现代汽车常用的高性能弹簧,具备优异的冲击吸收能力;
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橡胶弹簧:
适用于特殊场景,如空气弹簧可调节车身高度。
二、减震器
减震器的作用是衰减弹性元件传递的振动,提升乘坐舒适性。主要类型包括:
筒式减振器:
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
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通过阻尼系数调节,适应不同路况;
充气式减振器:
利用气压变化调节阻尼,兼具轻量化和可调节性。
三、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确保车轮按预定轨迹运动,同时传递力矩。常见形式有:
控制摆臂式连杆机构:
通过连杆连接车轮与车架,控制运动方向;
单杆式导向装置:
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非独立悬架的整体式车桥:
车轮与车桥连体,通过车桥实现导向。
补充说明
悬架系统还包含其他辅助部件,如:
防倾杆:防止车身过度倾斜,提升稳定性;
悬吊副梁、下控臂、转向节臂:传递力矩和支撑车体;
橡皮衬套:减少摩擦噪音,提升平顺性。
不同悬挂系统(独立/非独立)的核心差异在于弹性元件与车轴的连接方式,独立悬架通过断轴设计实现车轮独立运动,非独立悬架则通过整体式车桥实现车轮协同运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