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系统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系统学说,其组成和功能具有独特性。根据现有资料,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如下: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包括十二正经(手三阴三阳经、足三阴三阳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
络脉
与经脉相互配合,形成网络,具有联络脏腑、沟通表里等作用。
奇经八脉
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具有调节全身气血、沟通脏腑功能等特殊作用。
经别
十二经脉的分支,加强脏腑联系并延伸至身体各部。
浮络与孙络
浮络分布于体表浅层,孙络是浮络的分支,具有感知病邪、传导气血功能。
二、经络系统的主要功能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经络系统通过经脉和络脉将全身脏腑联系起来,实现功能协调。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促进气血运行,为身体各部分提供营养。
感应传导,调节人体机能平衡
通过气血运行感应外界变化,调节生理功能。
三、不属于经络系统的部分
神经系统: 属于现代医学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有本质区别。 血管系统
四、相关概念辨析
经脉与血管:经脉是中医理论中的抽象概念,血管是现代解剖学中的实体结构,两者不可混同。
《内经》内容:《内经》中未明确提及“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其理论体系以经脉为核心。
综上,经络系统不包括 神经系统和 血管系统。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组成或功能,可参考《内经》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