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拦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地基中段拦截系统
定义与功能 通过地面雷达、卫星等平台对来袭导弹进行早期探测和精确拦截,通常在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击中目标前完成拦截任务。
典型代表
- “爱国者”系列防空导弹: 美国现役主流中段拦截系统,具备远程探测和多目标处理能力,可应对中程弹道导弹威胁。 二、末段高空区域拦截系统定义与功能
在目标进入大气层末段(约10-20公里高度)进行拦截,利用高超音速反导技术(如X波段雷达、红外识别等)捕捉目标特征并实施摧毁。
典型代表
- “宙斯盾”系统: 集成雷达、红外识别及人工智能算法,具备同时跟踪和拦截多枚导弹的能力,是海空联合防御的核心组成部分。 -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
补充说明
探测系统:包括早期预警雷达(如S-400)、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空间跟踪系统等,为拦截系统提供目标信息。
区域布局:美国反导系统覆盖亚太、中东、欧洲等多区域,形成多层次全球防御网络。
以上系统通过技术互补和区域协同,构建了“以本土为后盾,全球覆盖”的反导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