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反渗透系统需要清洗什么

59

反渗透系统需要清洗的主要污染物及清洗要点如下:

一、主要污染物类型

物理性污染物

包括颗粒物、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通常通过预处理系统过滤,但长期积累仍需清洗。

生物性污染物

细菌、藻类等生物黏泥会附着在膜表面,影响通量和水质,需通过化学清洗或生物清洗剂清除。

化学性污染物

包括水垢(如CaCO₃、CaSO₄)、硫酸盐垢、金属氧化物(如铁锈)及有机物,需针对性选择清洗剂。

其他污染物

胶体、硫酸盐等难清洗物质,需配合螯合剂或专用清洗液。

二、清洗频率与判断依据

常规清洗频率:

3-12个月一次,具体取决于水质和系统运行状况。

清洗判断标准

① 标准化产水量下降10-15%;

② 给水与浓水压差增加10-15%;

③ 产水水质下降10-15%;

④ 膜表面检测到污染物(如钙盐、有机物沉积)。

三、清洗方法与步骤

低压冲洗

- 使用产水或预处理水以低压(0.4-0.8MPa)冲洗膜表面,去除松散污染物。

- 若SDI值高于5.5,需先进行低压冲洗以降低污染。

化学清洗

- 配制中性或专用清洗液(pH值5.5-8),避免腐蚀性强的强酸强碱。

- 浸泡过程:让化学液与污染物充分反应,时间通常为1-4小时。

- 循环过程:通过高压泵循环清洗液,增强渗透和摩擦作用,彻底清除污染物。

冲洗与恢复

- 化学清洗后,用清水冲洗系统,确保无残留。

- 低压冲洗后开启系统,逐步恢复正常运行参数。

四、注意事项

预处理优化:

若清洗频繁(每月一次以上),需检查预处理系统,改进过滤精度或调整运行参数。

专用设备维护:清洗时避免划伤膜表面,定期检查清洗系统密封性。

污染监测:通过水质检测确定污染物类型,针对性选择清洗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清除反渗透系统中的污染物,保障系统稳定性和延长膜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