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根据能源来源和结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机械转向系统(Manual Steering System, MS)
定义与结构 完全依赖驾驶员体力操纵的转向系统,所有传力件均为机械结构,包括转向操纵机构(如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转向器(齿轮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
特点
- 无需外部能源,仅依赖驾驶员手力;
- 转向力直接传递,能量损耗较大;
- 低速时转向较费力,高速时转向轻便性较差。
二、动力转向系统(Power Steering System, PS)
定义与结构
结合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通过助力装置(如液压泵、电动泵)增强转向力。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又分为:
-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依赖发动机动力,通过液压泵、转向控制阀、转向缸等部件实现助力;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特点 - 低速大转向时助力大,高速时助力小,节能且转向轻便;
- 动力转向装置失效时,可切换为机械模式,仍能完成转向。
三、发展阶段与技术趋势
现代转向系统已发展至 电控全电驱动阶段
,包括:
液压伺服转向(常压式、常流式):液压泵持续工作,通过控制阀调节助力压力;
电子伺服转向(EPS):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精确控制助力大小; 主动转向与线控转向
总结:转向系统通过机械或动力方式实现转向控制,随着技术发展,动力转向系统因节能、轻便性优势逐渐普及,而电控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