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监护是指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连续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护理干预,主要用于重症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促进康复。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监护与监测的区别 - 监护:
包括重症监护(Critical Care)和加强监护(Intensive Care),侧重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治疗与护理方案;
- 监测:指对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氧等)的连续或间断观察和测量,是监护的基础环节。
核心监测内容 - 生命体征:
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
- 心电图(ECG):持续或间断监测心脏活动,是心脏监护的重点;
- 其他指标:血容量、酸碱平衡、药物反应(如洋地黄中毒)等。
监护目标
- 及时发现异常(如体温升高1℃、心率增快10次/分等),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药物、补充液体等);
- 维持生理功能稳定,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康复。
应用场景
- 重症患者(如重症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
- 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的病人;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患者。
通过系统监护,可以显著提高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