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任务需求,设计和组成各种机械元件,使其能够协调工作,实现预期功能的技术实践活动。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开发设计:
针对新任务,提出新方案,完成产品规划、概念设计、构形设计的全过程。
变异设计:
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针对原有缺点或新的工作要求,从工作原理、功能结构、执行机构类型和尺寸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变异,设计出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
反求设计:
针对已有的先进产品或设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掌握其关键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出同类型、但能避开其专利的新产品。
创新性设计:
把实现总功能和功能分解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功能抽象化和功能分解的多样化,采用多种工作原理实现机械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机械系统的创新。
全面性设计:
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各个阶段的要求,如满足市场的显需求或隐需求、寻求设计方案的综合最优化、实现产品制造的经济性和先进性、满足用户要求和有利于维护、考虑回收利用等问题。
系统性设计:
强调各要素的整体性,使机械系统的设计更具有整体优良性能,并考虑人—机—环境的广义机械系统的因素,使机械系统更加有利于发挥人—机的整体效率。
功能需求分析:
在进行机械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明确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了解用户的期望和需求,确定所设计机械系统的功能指标。
运动学原理:
描述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特征,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关于运动学定律和几何关系的原理。
力学原理:
涉及物体的力、力矩、动力学方程等概念,以及机械元件和结构的强度、刚度等性能,用于分析和计算机械系统的力学特性。
材料和制造工艺:
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强度、刚度、耐磨性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同时考虑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总体方案设计:
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和控制系统等的设计,是技术设计的基础,方案设计的合理与否,对机械系统的设计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CAD建模与仿真: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综合设计和优化,机械系统设计能够确保机械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可靠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