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也称为大气圈,是 地球表面上的空气在星球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层,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以及二氧化碳和微量的其他气体。
大气层结构可以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层最底层,厚度约12公里,人类活动产生的化学物质主要在此层中活动,因此常见的天气现象如雨雪、冰雹、霜降等都发生在这一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其上热下冷,存在臭氧层,飞机航行在此层较为安全。中间层位于平流层顶端,高纬度地区黄昏时可见的夜光云现象即由此产生。热成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其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散逸层位于大气层最外层,气体逐渐稀薄,直至与星际空间混合。
大气层不仅对地球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如氧气和适宜的温度,还通过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害。此外,大气层中的云层和气候系统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