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油管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传输液压油以实现转向助力功能。根据不同的转向系统类型,助力油管的作用和特点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一、主要功能
传输液压油:
将助力泵产生的高压油液传输至转向机,为转向提供动力;
压力调节:
在机械液压助力系统中,通过压力流量控制阀体调节不同转向角度时的油压;
系统密封:
防止液压油泄漏,确保系统压力稳定。
二、系统类型与油管特点
机械液压助力系统 油管结构:
通常采用多层帘布层或钢丝层编织,耐压要求较高(如转向泵出口高压管可达10Mpa);
工作原理:液压泵通过油管将压力油输送至转向器,转弯时通过控制阀调整油压大小。
电子液压助力系统(EHS) 油管作用:
在机械液压基础上增加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传感器实时调节油压,降低能耗;
兼容性:部分车型(如中华骏捷)的油管设计与其他品牌车型通用,主要因助力泵型号和规格相似。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油管功能:
传输电力而非液压油,油管主要起连接作用,结构相对简单;
特点:通过电动机直接驱动转向机,系统能耗更低。
三、关键油管类型
高压油管:连接助力泵与转向机,传输高压油液(如10Mpa以上),通常较粗且耐压;
低压油管:连接油壶与助力泵进油端,压力较低(如1Mpa),可能采用单层编织;
回油管:将油液从转向机导回油壶,部分车型(如本田CR-V)的高压管实际为回油管。
四、通用性与更换建议
通用性:部分车型(如中华系列、吉利帝豪等)的助力油管设计相似,但需注意耐压等级和管径规格;
更换判断:若油管老化、破损或压力异常,建议更换。普通油管寿命约8-10万公里,但具体需参考车辆手册。
五、总结
助力油管是转向系统的“血管”,其性能直接影响驾驶体验。不同系统(机械/电子/电动)在油管设计、材质和功能上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车型维护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