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tt系统说明什么

59

TT系统是一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其核心特点和说明如下:

一、基本定义

TT系统的两个字母含义:

第一个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Terre),即电源侧通过中性线(N线)与大地连接;

第二个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如金属外壳)与大地直接独立接地,与电源接地无直接电气连接。

二、系统结构

电源端:变压器中性点通过接地极与大地连接,形成工作接地;

设备端: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独立的接地线(PE线)连接到各自的保护接地极,接地极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2米)。

三、核心特点

双接地设计:

电源侧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独立接地,形成局部保护回路;

独立性:

设备接地与电源接地无直接连接,避免故障电压跨设备传导;

故障保护:

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较大(通常为线电流的1.73倍),能可靠触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

四、应用场景

适用场景:TT系统最早应用于农村电网和临时供电场景,现广泛应用于分散式用电环境,如住宅、工厂等;

特殊场景:包括老旧建筑改造(原有线路无PE线时)、分布式能源(如光伏系统)等。

五、安全优势与局限性

安全优势

降低触电危险性:设备外壳带电时,接地电阻≤4Ω可有效限制外壳对地电压;

快速切断故障: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动作电流≤30mA,确保漏电时及时断电。

局限性

依赖接地质量:土壤电阻率高时,接地效果可能不佳;

雷击过电压风险:低、高压线路雷击时,配变可能发生正、逆变换过电压。

六、国家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T 16895.21)对TT系统提出要求:

设备接地电阻≤4Ω(特殊场景需更低);

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RCD),动作电流≤30mA;

同一区域内不同设备的接地体间距≥2米。

综上,TT系统通过双接地设计实现电源侧与设备侧的电气隔离,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适用于对漏电保护要求较高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