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VI(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增强磁共振成像)是用于评估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VI)的分级系统,通过MRI评估肿瘤对周围微血管的侵犯程度,辅助判断疾病分期和预后。具体说明如下:
一、EMVI的定义与作用
核心概念 EMVI评估肿瘤细胞是否侵入直肠壁外的血管和淋巴管,判断其是否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为肿瘤扩散提供潜在途径。
临床意义
预后指标: EMVI阳性(即存在肿瘤微血管侵犯)通常与疾病复发风险增加、预后不良相关,可能降低治疗的有效性。 治疗指导
二、评分系统与分级标准
EMVI采用5级评分系统对壁外血管侵犯进行量化:
0级:无血管侵犯
1级:肿瘤外有少量血管受累
2级:肿瘤外血管受累较明显
3级:肿瘤侵犯主要血管(如肠系膜上动脉)
4级:肿瘤侵犯重要血管并可能引起阻塞
评分原则 肿瘤外形规则、边界清晰者评0级; 肿瘤周围出现异常信号或管径增粗者评1-2级; 明显侵犯主要血管者评3-4级。 评分越低越好
0-2级为阴性,预后较好;
3-4级为阳性,预后较差。
三、临床应用建议
治疗方案调整:EMVI阳性患者通常需联合放化疗等强化治疗,阴性患者可优先考虑手术;
长期随访:阳性患者需更频繁的影像学监测。
四、注意事项
不同医疗机构可能采用略有差异的评分标准,建议以具体医院规范为准。此外,EMVI应结合其他病理指标(如TNM分期)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