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命令是网络管理中常用的工具,主要用于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以下是其支持的系统及使用说明:
一、支持系统
Windows系统 从Windows 2000开始支持`route`命令,用于管理本地路由表,可执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在Windows 95/98中不支持`-p`选项。
Linux系统
是Linux内核自带的网络管理工具,用于配置静态路由和显示路由表。
在网络配置中常用于设置默认网关或特定网络接口的路由。
二、核心功能
查看路由表
基本命令:`route -n`(Linux)或`route print`(Windows)
显示当前系统中的所有路由规则,包括目标网络、子网掩码、网关及出口接口。
添加静态路由
语法:`route add [destination] [mask] [gateway] [metric] [if interface]`
例如:`route add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1`
用于指定主机或网络通过特定网关通信。
删除路由
语法:`route delete [destination] [mask] [gateway]`
例如:`route delete 192.168.2.0 255.255.255.0`
移除指定的路由条目。
修改路由属性
可调整度量值(metric)或接口参数,例如:
`route chang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1 metric 500 [if eth0]`
用于优化路由选择。
三、注意事项
权限要求: 修改路由表通常需管理员权限。 替代工具
查看完整路由表:在Linux中可通过`/proc/net/route`文件或`netstat -r`命令获取详细信息。
综上,`route`命令是Windows和Linux系统中的核心网络管理工具,适用于需要手动配置路由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