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
流量淹没型 通过大量合法或伪造请求占用服务器带宽、CPU或内存资源。例如:
SYN洪水攻击:
发送大量伪造的TCP SYN请求,消耗服务器连接资源;
UDP洪水攻击:发送海量UDP数据包,耗尽服务器处理能力;
HTTP洪水攻击:发送超多HTTP请求,导致服务器无法响应合法请求。
协议漏洞型 利用网络协议缺陷,如DNS放大攻击(通过伪造DNS响应消耗带宽)或NTP放大攻击(利用NTP协议漏洞放大攻击流量)。
二、应用层攻击
资源耗尽型
通过特定应用层协议(如HTTP)发送异常请求,例如:
慢速攻击(Slowloris): 发送缓慢增长的请求流,逐渐耗尽服务器资源; 低速攻击(RUDY)
逻辑破坏型 通过构造特殊请求触发数据库或应用逻辑错误,如SQL注入攻击(通过恶意输入修改数据库结构)。
三、其他导致超载的原因
高并发访问
突发流量激增(如促销活动、热点新闻等)导致服务器无法及时处理请求。
服务器配置不当
资源限制设置过低,或安全策略阻碍了正常流量处理。
恶意软件或内部攻击
如通过文件上传漏洞执行恶意程序,或内部人员滥用权限导致资源滥用。
四、防御建议
流量监控与限速: 设置合理的RPS限制,使用CDN分担流量压力; 网络层防护
应用层防护:采用Web应用防火墙(WAF),对异常请求进行过滤;
资源优化:升级硬件配置,优化代码和数据库性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超载风险,保障服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