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相提并论”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将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通常用于强调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定义 该成语强调因差异显著而无法进行公平比较,常用于否定句和否定性语境中。
引申含义
可引申为因水平、性质等悬殊,不宜并列讨论。
二、出处与用法
典故来源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原指无端比较会暴露自身过失,后泛指不恰当地将不同事物混为一谈。
结构解析
- 相提: 相互对照、并列; - 并论
常见搭配 - 用于否定句,如“这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 作谓语或宾语,例如“他的成就不可与同龄人相提并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反义词: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
四、使用示例
人物对比
“两位科学家的成就不可相提并论,前者开创了领域,后者则是在基础研究上深耕。”
事物对比
“学习与娱乐不可相提并论,前者是自我提升,后者是休闲方式。”
时间对比
“手机功能与古代通讯工具不可同日而语。”
五、注意事项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
强调“本质差异”,而非单纯的时间或数量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不能相提并论”是一个强调差异性、避免不当比较的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