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舞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社交舞蹈,具有以下特征:
一、基本定义
社交属性 交谊舞最初是欧洲贵族社交活动的一部分,后演变为广泛流传于社会各阶层的社交性舞蹈,因此也被称为“社交舞”“交际舞”或“舞厅舞”。
表现形式
通常由两人或团队在舞池或舞会中表演,强调舞伴间的默契配合与协调动作。
二、历史与发展
起源
交谊舞起源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传入欧美,逐渐发展为国际性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
演变
- 最早形式为民间舞蹈,后经宫廷舞会演变,20世纪20年代随欧美文化传播至全球。
三、核心特点
功能定位
集交际、健身、艺术、娱乐于一体,既是社交工具,也是体育活动。
风格与分类
- 风格: 舞姿庄重典雅,步法严谨规范,兼具绅士风度。 - 分类
文化意义 被视为“最古老的艺术”,反映不同时期人类生活,是跨文化交际的通用语言。
四、学习与普及
易学性:
步伐相对简单,适合大众学习。
社交价值:通过舞蹈建立情感联系,被称作“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艺术”。
交谊舞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爱好者群体,已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形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