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关于王安石的资料

59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下是其核心资料:

一、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

出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1042年进士及第(庆历二年)。曾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等职,政绩显著,尤其在水利建设和青苗法推行方面积累经验。

政治生涯

- 中央任职:

嘉祐三年(1058年)任三司度支判官,提出理财改革建议但未获重用;熙宁二年(1069年)拜相主持变法,因保守派反对于1074年、1076年两次罢相,后退居江宁。 - 晚年结局: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掌权废除新法,王安石郁郁病逝于江宁,享年65岁。

二、主要成就

政治改革

推行“王安石变法”,包括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市易法等,旨在富国强兵、抑制兼并,但因触碰官僚利益最终失败。

文学贡献

- 散文:

主张“文章合用世”,代表作品《游褒禅山记》《伤仲永》。 - 诗歌:风格雄健峭拔,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梅花》。 - :虽创作不多,但风格高峻。

三、思想与影响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推动中国向近代变革迈进。-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其学说对宋代及后世思想影响深远。

四、身后追谥与评价

神宗追赠太傅,谥号“文”,世称王文公、王荆公、临川先生。- 欧阳修评价其文“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称其“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