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绅《悯农》系列
《悯农·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通过农民劳作的艰辛,反衬出对粮食的珍视。
《悯农·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以丰收的景象对比农民的饥饿,揭示社会矛盾。
《悯农·其三》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通过具体场景展现劳动者的贫困与无奈。
二、白居易作品
《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通过卖炭老人的悲惨境遇,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
- 节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描绘农民在酷暑中劳作的惨状,体现对辛劳者的关怀。 - 节选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疾冻声。 以自身感受联想到农民的疾苦,表达愧疚与同情。
三、其他相关诗句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以宏大视角表达对贫苦大众的关怀。
张俞《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通过对比城市富贵与蚕妇辛劳,揭露社会不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以极端对比手法,批判富贵阶层的奢侈与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
四、补充说明
选诗标准:侧重选取直接描写劳动场景、表达悲悯情感的诗句,剔除婉约或抽象表达。
权威依据:优先采用《全唐诗》《宋诗三百首》等权威版本,确保诗句准确性。
以上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社会的复杂,是中华文化中关注民生、倡导仁爱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