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多个层面和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生态环境整治
污染治理
-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治理
- 大气污染防治(如扬尘控制、尾气净化)
- 水体污染治理(城镇内河/湖水、农业面源污染)
- 土壤环境修复(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
生态保护与修复
- 森林生态修复(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 湿地保护与恢复
- 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资源合理调配
- 跨区资源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二、社会环境整治
基础设施改善
- 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基础设施维修与更新(道路、桥梁等)
- 城乡供水供电保障
公共服务提升
- 教育环境整治(如中小学校园安全环境)
- 医疗卫生设施完善
-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秩序规范
- 治理违法建筑与乱搭乱建
- 打击乱停车、乱摆摊等交通拥堵问题
- 城市管理精细化(如垃圾分类、门前三包)
三、其他重要内容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包括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目标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宜居”
环境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政策与机制保障
建立环保责任机制、长效保洁机制及考核问责体系
环境整治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手段,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