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作为道教重要庙宇,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供奉内容有所差异。以下是主要地区的东岳庙各殿介绍:
一、北京朝阳区东岳庙
整体布局 全庙占地6万平方米,由正院、东院、西院三部分组成,采用轴线对称布局,包含三洞七幢琉璃牌楼、正殿、东院花园、西院小型殿宇等。
主要建筑
- 岱宗宝殿: 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庙宇主体建筑,保留元代风格,现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 - 地狱七十六司殿
- 三茅真君祠堂:供奉道教祖师三茅真君,体现东岳大帝信仰体系。
二、陕西省西安市东岳庙
历史沿革 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元代毁坏后明清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存。
核心建筑
- 大殿: 元末明初壁画主体,描绘54位司职阎王,是陕西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壁画。 - 东两两庑殿
三、山西省蒲县东岳庙
建筑特色 元代重檐九脊顶建筑,以露明造梁架和琉璃瓦为特色,殿顶饰有十一躯骑马武士。
重要构造
- 地府冥司十殿阎君府: 现存孤例,展示阴间官署布局,与正殿形成呼应。 四、运城万荣东岳庙规模与布局
占地1.6万平方米,中轴线包含飞云楼、午门、献殿等,融合元明遗风。
特色建筑
- 飞云楼: 被誉为“天下第一木楼”,23.19米高,结构精巧,以淡雅木质色调为主。 - 香亭
五、福建泉州市东岳庙
历史背景 宋绍兴年间创建,明代扩建为三殿格局,现存大殿及回廓建筑。
主要功能
- 东殿(宏文府):
供奉东岳大帝,西殿称阴骘司,体现儒释道三教融合。
以上介绍综合了各地东岳庙的建筑特点与神祇配置,展现了道教信仰在不同地域的多样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