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时辰的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具体信息如下:
顺序与对应时间
- 子时:23:00-01:59(鼠,夜半三更)
- 丑时:1:00-3:59(牛,鸡鸣四更)
- 寅时:3:00-5:59(虎,平旦五更)
- 卯时:5:00-7:59(兔,日出)
- 辰时:7:00-9:59(龙,食时)
- 巳时:9:00-11:59(蛇,隅中)
- 午时:11:00-13:59(马,日中)
- 未时:13:00-15:59(羊,日昳)
- 申时:15:00-17:59(猴,晡时)
- 酉时:17:00-19:59(鸡,日入)
- 戌时:19:00-21:59(狗,黄昏一更)
- 亥时:21:00-23:59(猪,人定二更)
命名依据
- 以十二生肖命名,如子时鼠、丑时牛等,与动物活动相关(如子时夜深鼠眠,卯时日出鸡鸣)。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人对时间与自然的观察,如“子时夜半”“卯时日出”等描述,反映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节奏。
现代应用
- 部分传统习俗(如起名、风水)仍沿用此计时法,但现代多采用24小时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