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核心任务是 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具体目标包括:
一、工业化奠基
优先发展重工业 以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为核心,集中资源建设钢铁、机械、化工等基础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配套发展其他产业
在重工业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形成多元化经济结构。
二、农业与手工业改造
农业集体化
推广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集体所有制,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手工业合作化
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现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将私营工商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建立公私合营等经济组织。
四、综合目标
巩固国防: 通过工业化提升国防实力,保障国家安全。 改善民生
制度创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为后续发展积累经验。
五、历史意义
“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