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的配电方式需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供电方式
三相四线制供电 我国照明系统普遍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其中380V为线电压,220V为相电压。这种供电方式能满足大容量照明需求,且线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动力与照明共用变压器
正常照明通常与动力负荷共用变压器供电,但在照明负荷较大时,建议单独配置变压器以提高供电稳定性。对于特殊场景(如电压波动较大),可设置专用变压器或调压装置。
二、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负荷分级与电源配置
普通照明负荷可接入低压配电干线,动力负荷需单独配置线路。
大型场所建议采用放射式或环网式配电,确保供电可靠性。
备用电源设计
应急照明需接入独立电源,通常与正常照明分设线路,并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对于重要场所,可配备蓄电池组或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线路规范要求
每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连接灯具数量需符合规范。
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一致,且需满足不平衡电流要求。
三、智能化与节能措施
现代照明系统常结合智能化技术,如PLC控制、传感器联动等,实现分区控制、能耗监测及故障预警。例如,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亮度,或区分工作/非工作时间模式。
四、特殊场景补充
工业厂房: 动力与照明需严格分开,事故照明需独立电源。 商业综合体
户外照明:宜采用TT系统,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综上,照明系统配电需结合负荷特性、供电可靠性及节能需求,通过合理规划线路、分级配置电源及智能化管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