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装Linux系统时,至少需要建立以下两个核心分区,以及根据需求可选的其他分区:
一、必须创建的分区
根分区(/) 存放Linux系统的核心文件和目录,包括系统内核、库文件、配置文件等。所有用户数据默认存储在/home分区,但根分区是系统运行的基础。
交换分区(swap)
类似于Windows的虚拟内存,用于在物理内存不足时临时存储数据。建议大小为物理内存的1.5到2倍。例如,16MB内存需配置32MB swap分区。
二、可选分区(根据需求配置)
/boot分区
存储内核及引导文件(如vmlinuz、initrd),独立分区可避免根分区损坏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usr分区
用于存放系统软件包和数据(如/bin、/usr/lib),适合多用户系统或需要扩展软件存储的场景。
/home分区
存储用户主目录,建议单独分区以便于用户数据管理和系统维护。
/var/log分区
用于存储系统日志文件,单独分区可防止日志文件占用过多磁盘空间。
/tmp分区
临时文件存储区,独立分区可避免临时文件与系统数据混杂。
三、注意事项
分区大小建议 根分区:根据实际用途分配,服务器建议保留至少50GB以上空间; Swap分区:按内存容量配置(如16MB内存配32MB); 其他分区:根据数据量灵活分配。- 格式化与挂载: 根分区和交换分区必须格式化(如ext4),其他分区可根据需要格式化或保留原始格式; LVM(逻辑卷管理)
使用LVM可灵活调整分区大小,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通过合理规划分区,既能满足系统运行需求,又能为数据备份和扩展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