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系统是地理信息领域中用于描述地面点垂直位置的标准体系,其核心特点如下:
一、基准面多样性
高程系统根据基准面的性质不同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大地水准面 作为正高和力高的基准面,是地球重力场中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虚拟面。该面受地球内部质量分布影响,难以精确测量。
似大地水准面
以平均正常重力场为基准,通过数学拟合得到的与大地水准面接近的平面。该面可精确计算,但与大地水准面存在微小差异。
参考椭球面
以地球椭球体为基准面,常用于全球定位系统(如GPS)。该面简化了地球曲率的影响,但无法反映地形起伏。
二、主要高程类型
正高
指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具有唯一性,但受重力场不均匀性影响,无法精确测量。
正常高
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克服了正高无法精确计算的问题。通过平均正常重力场计算,适用于工程测量和地形分析。
力高
在正高系统中,力高是正高与重力改正后的值,用于消除重力异常对高程测量的影响。
大地高
指地面点沿椭球面法线至参考椭球面的距离,可通过卫星技术(如GPS)直接测量。
三、应用与差异
工程测量: 中国等地区采用正常高系统,将高程与大地水准面关联;全球定位则依赖大地高。 地形分析
全球统一性:WGS84椭球面提供全球统一的高程基准,便于跨国界测量。
四、基准面选择原则
精度要求:工程测量优先选择正常高或大地高;地形测绘可选大地水准面或似大地水准面。
技术条件:GPS定位需依赖椭球面高程系统。
综上,高程系统的核心在于基准面的选择与高程类型的定义,不同系统因基准面差异导致同一位置的高程值存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