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电压等级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划分电压值大小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两个层级,具体划分如下:
一、输电网电压等级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输电网电压等级划分如下:
特高压:1000kV及以上(如交流1000kV、直流±800kV)
超高压:500kV至750kV
高压:220kV至110kV
二、配电网电压等级
配电网电压等级根据服务范围和电压降要求划分:
高压配电网:110kV至66kV
中压配电网:20kV至10kV
低压配电网:0.4kV(即220V/380V)
三、补充说明
电压等级的作用 电压等级越高,电能传输效率越高,但传输距离越远,线路损耗越大。因此,不同电压等级需根据传输距离和功率需求合理选择。
我国常用电压等级
我国电网覆盖的常用电压等级包括:220V/380V(低压)、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等。
其他分类标准
部分资料将电压等级分为五类:低压(0.4kV及以下)、中压(3kV~35kV)、高压(10kV~220kV)、超高压(330kV~750kV)、特高压(1000kV及以上)。
四、典型应用场景
特高压: 用于跨省输电,如三峡工程输电线路 1000kV
220V/380V:家庭用电标准电压
通过以上分级,电力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实现电能的远距离传输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