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系统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定额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净灌溉定额
定义与作用 净灌溉定额是依据农作物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地下水利用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的,用于满足作物补充土壤水分需求的科学依据。它仅考虑作物实际需水量,不包含输水或灌水过程中的损失。
应用场景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用于评估灌溉系统是否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农业用水管理考核指标,反映灌溉效率。
二、毛灌溉定额
定义与作用
毛灌溉定额在净灌溉定额基础上,考虑输水损失(如管道、渠道渗漏)和田间灌水损失(如蒸发、地表径流),折算到渠首的亩均需水量。它兼顾了灌溉的科学性和工程实际。
应用场景
工程设计阶段,用于确定渠道、泵站等设施的规模(如灌区蓄水能力计算);
实际灌溉管理中,作为灌水计划的参考依据。
三、其他相关概念
灌水定额: 单次灌水操作所需水量,依据土壤含水量变化确定,与灌水次数相关; 综合灌水定额
四、选择建议
规划与设计:
优先采用净灌溉定额,确保水量分配科学合理;
工程实施与管理:
结合毛灌溉定额,兼顾工程建设和实际用水需求;
区域差异:
不同地区、作物类型需参考地方标准(如江苏省、苹果/柑橘产区有专项定额)。
通过合理选用定额类型,可有效提升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浪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