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HarmonyOS)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核基础 鸿蒙系统基于Linux内核开发,采用多内核架构,支持Linux和LiteOS两种内核模式,可根据设备需求灵活切换。这种设计既保留了Linux内核的稳定性,又通过内核抽象层屏蔽了多内核差异,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能力。
全栈自研
鸿蒙系统在数据库、编程语言(如C、C++、Java、JavaScript)以及AI大模型等核心领域实现全面自研,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达到国产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目标。
开源生态
源码开放: 鸿蒙系统源码完全开放,允许任何厂商基于其架构开发自有系统,甚至复刻安卓系统。 开发者生态
分布式能力
鸿蒙系统原生支持分布式软总线、数据管理及安全机制,适用于物联网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这是其区别于传统安卓系统的重要特性。
兼容性策略
早期发布的鸿蒙系统曾部分兼容安卓应用,但原生鸿蒙(HarmonyOS NEXT)已实现内核、数据库等核心模块的完全自研,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兼容性。
总结来看,鸿蒙系统的开放性通过基于Linux内核开发、全栈自研技术、开放源代码策略以及完善的生态体系实现,既保障了技术自主性,又为开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