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层防护
防火墙 配置Windows自带的“Internet 连接防火墙”或第三方防火墙(如Windows Defender、360安全卫士),设置规则限制异常流量。
工业控制系统(如西门子PLC)需启用网络隔离功能,通过VLAN或工业防火墙划分网络区域。
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
使用专业防入侵系统拦截恶意IP扫描(如全球威胁监测网)和异常行为,实时检测并阻断攻击。
二、终端防护
安全软件
安装Windows Defender、Avast等杀毒软件,定期进行全盘扫描和实时监控。
配置端点防护解决方案,防止木马、勒索软件等恶意程序感染。
系统加固
设置复杂密码(含字母、数字、符号),避免使用默认密码。
启用系统审计功能,记录异常操作行为,便于事后追踪。
三、数据与通信保护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使用TLS协议保护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实施文件级加密,防止数据泄露。
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建立异地存储机制,确保数据被勒索软件攻击时可恢复。
四、网络架构优化
网络隔离
物理隔离:将工控网络与办公网络完全分开,防止横向移动。
逻辑隔离:通过VLAN或防火墙划分不同虚拟局域网,限制访问权限。
更新与补丁管理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固件及安全软件,修复已知漏洞。
五、管理措施
访问控制
实施最小权限原则,严格审查用户权限,避免越权操作。
对重要系统启用多因素认证(MFA)。
安全审计与监控
部署日志集中管理系统,实时分析异常登录和操作行为。
使用安全信息事件管理(SIEM)工具进行威胁检测与响应。
总结:
预防黑客攻击需构建多层防护体系,包括网络隔离、终端防护、数据加密及管理规范。工业控制系统需结合专业工业安全策略,普通用户则应侧重基础防护与安全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