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abs抱死系统什么原理

59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确保车辆保持转向能力。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一、系统组成与信号感知

轮速传感器 :安装在每个车轮上,通过霍尔传感器或磁感应原理检测车轮转速,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ECU)。

电子控制单元(ECU):

接收轮速传感器信号,计算车轮转速、整车车速及滑移率(通常控制在20%左右),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

二、制动力调节机制

常规制动阶段:

系统不介入,制动力完全由驾驶员通过踏板控制,ECU仅监测轮速。

防抱死阶段

当检测到车轮滑移率超过临界值(如接近0%或100%),ECU会迅速指令液压单元调整制动压力。

通过 常开输入电磁阀关闭和 常闭输出电磁阀开启,实现制动力的快速释放和重新施加,形成“开-关”循环。

例如,车轮即将抱死时,系统先保持当前制动力,若仍抱死则完全释放压力,待车轮恢复转动后再重新施加制动力。

三、工作频率与效果

脉式制动:

系统每秒进行60-120次制动-松开的循环,远快于人工点刹(1秒仅10-20次),有效缩短制动距离。

滑移率控制:通过精确调节制动力,使车轮保持边滚边滑状态,避免完全抱死,从而保留转向能力。

四、系统优势

安全性提升:

防止车轮抱死导致的侧滑、打转,尤其在湿滑路面表现显著。

操控性保持:

驾驶员仍能通过转向盘控制车辆方向,提升紧急制动时的操控性。

故障提示:

若系统故障(如电磁阀失效、液压压力不足),会通过故障灯提示驾驶员及时维修。

五、典型应用场景

湿滑路面:雨天或雪地制动时,ABS能有效避免车轮抱死,减少打滑风险。

紧急制动:高速碰撞或突发情况时,通过快速调节制动力缩短制动距离。

通过上述机制,ABS系统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显著提升车辆制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