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转向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具体组成和特点如下:
一、机械转向系统
组成结构 转向操纵机构:
包括方向盘、转向柱、转向节臂、转向拉杆、转向横拉杆、转向摇臂等,负责将驾驶员的转向力传递至转向器。
转向器:将转向拉杆传来的力转换为前轮转向动作,常见为整体式转向器或分离式转向器。
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节臂、转向直拉杆、转向减振器等,确保转向力高效传递并减少震动。
工作原理 仅依赖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通过机械传动放大转向力,使车轮转向。这种系统结构简单,但转向力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操控性较差。
二、动力转向系统(现代主流配置)
组成结构
在机械转向基础上增加动力转向装置,核心部件包括转向助力泵、动力转向油管、转向油箱、电磁阀等。
部分高端车型还配备电动助力转向(EPS),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精确调节助力大小。
工作原理
正常行驶时,发动机通过动力转向泵提供液压助力,减轻驾驶员转向力;转向时电磁阀控制助力油流向,实现轻便操控。若动力系统失效,可切换为机械模式,完全依赖驾驶员体力。
三、其他关键部件
转向节: 连接转向器与车轮,传递转向力。 转向拉杆/横拉杆
转向油泵/助力泵:为动力转向系统提供液压动力。
总结
标准转向系统以机械转向为基础,现代汽车普遍配备动力转向系统以提升操控性。两者核心区别在于能源来源:机械转向依赖人力,动力转向结合发动机动力。安全标准方面,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并列为汽车安全两大支柱。